下面是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服装设计毕业论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篇一
惠州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
自考专业《毕业论文》(本科)实践考核指南
毕业论文撰写、印制和答辩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的题目可根据规定的课题大纲自选或由指导老师指定。
2.考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应通过审阅、评审、答辩三个环节进行考核,以评定成绩。凡未提交毕业论文的,不得通过考核。
4.毕业论文要求精练、准确、要能够全面、真实反映本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相应本科水平。除正常引用文献外(需注明出处,引用不宜过多),不允许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或理论。论文一般要求字数:5000-10000字。
5.毕业论文必须采用中文撰写。
(二)毕业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1.封面
2.目录
3.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4.论文题目
5.前言(引言)
6.正文(包括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
7.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8.附录、缩略语
9.致谢
10.任务书
(三)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概括论文核心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不宜超过25个字(50个字节)
2.封面:要求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面。(参照模板)
3.论文摘要:以精炼的语言,概括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果,要突出本论文的创新性。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书写,中、
…… …… 余下全文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篇二
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要求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毕业生必须以具备过硬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皮革服装工艺制作和皮革服装工程管理为特色,在掌握皮革服装款式、设计、工艺、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所学的皮革服 www.fa55.net 装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时分析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准确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相关的技术问题。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皮革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掌握皮革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系统、扎实的皮革服装款式设计、皮革服装制板、皮革服装工艺、皮革服装管理能力和技能。(1)服装历史知识:主要包括不同朝代、不同国家的服装文化历史,掌握服装的流行规律,拓展学生设计思维和服装设计灵感。(2)电脑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效果图、皮革服装面料设计、皮革服装图案设计、着装、款式图、皮革服装饰物设计,皮革服装cad纸样设计与推板等。(3)皮革服装设计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设计基本原理、皮革服装设计法则、皮革女装设计、皮革男装设计、皮革童装设计等知识。(4)皮革服装制板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制板基本原理、不同品种皮革下装、女装、男装款式样板设计与工艺样板制作。(5)皮革服装工艺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基础工艺、皮革裙装、皮革裤装、皮革女装、皮革男装等皮革服装品种的工艺设计流程与工艺制作要求知识。(6)皮革服装工程管理知识:主要包括皮革服装产品开发、裁剪车间、缝制车间、整烫车间等管理与运作的相关知识。(7)皮革服装材料知识:主要包括纤维、纱线、面料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皮革服装材料的识别、皮革服装材料的选用等知识。(8)服装专业英语知识:主要包括面料的选择、设计与纸样、服装、品质检验、服装市场营销等相关的专业英语知识。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
专业能力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的系统理论和技能,能熟练使用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知识解决皮革服装企业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备分析、把握皮革服装服装流行趋势的能力,并进行新产品开发;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效果图、款式图、订单准确地制定出皮革服装纸样、皮革服装工艺文件、皮革服装流程,具有较强的专业创造能力。(1)皮革服装设计与开发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流行趋势、客户需求,按照服装设计原理要求,进行不同品种皮革服装的设计,并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2)纸样设计与修正能力:能够根据款式图、设计稿、订单,采取不同的纸样设计方法,设计制作出工业化皮革服装纸样。(3)皮革服装制作与工艺文件编写能力:能够根据客户要求,采取现代化的皮革服装手段,制作出皮革服装成品,并能编写工艺文件资料。(4)皮革服装工程管理能力:能够根据皮革服装企业的运作要求,对皮革服装流水线、车间布局、生产作业计划采取相应的服装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5)皮革服装材料鉴别与性能测试能力:能够对不同品种的皮革服装面料原料成分进行鉴别,采取相应的试验手段对皮革服装材料性能进行测试。(6)皮革服装产品策划与营销能力:根据客户需求,从市场策略、价格定位、销售渠道、促销手段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品牌策划化。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及课程设置
1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岗位分析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对皮革服装行业,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在制定培养目标之前,必须先了解皮革服装行业需要哪些服装专业技术人才人员岗位,这些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皮革服装行业哪些工作领域,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有哪些初始岗位和发展岗位,只有这样,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才能真正与皮革服装行业紧密结合。
2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专业课程设置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采用“岗位驱动、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遵循规范、引领、实用的原则,用先进的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以专业所对应的服装工作领域为基础,以学生就业岗位能力为依据构建课程;以职业目标为依据确定学习目标;以职业标准、工作规范为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依据组合序化学习类容;以工作情境为参照,设计教学环境。体现了“岗位驱动、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从形式到内容无不与工作领域紧密联系,使每一教学换机无不与服装职业环环相扣。
3专业核心能力及支撑
课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进行开设的,专业课程设计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皮革服装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必须结合皮革服装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能力与主要能力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篇三
一、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着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产业已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企业的竞争已由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转向品牌的竞争,其中服装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创新将是竞争的关键,这就对服装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较高的科技素养,高尚的审美品位、较强工程技术能力的高素质服装设计人才。
所谓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方式。根据培养目标服装专业应采用以应用能力和基本素养为主线,同时注重应变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二、服装设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除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养:
1.人文素养 爱因斯坦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业一个专家。”一方面服装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综合反映。曾有位学者调侃地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如果把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分割开,而仅仅就事论事地讲服装设计、工艺、技术等,抛弃了服装发展的灵魂、动力与背景,就会使服装看来只是某个设计师的所谓“灵感”的拼凑,服装风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结果;如果忽视了对服装发展的历史逻辑必然的关注,就会导致设计中出现盲目的模仿与抄袭,断章取义、玩弄形式,追逐所谓新潮流和表面的浮华;而割断服装发展的文化脉搏、割断服装的民族传统的服装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没有生命力的。正如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说:“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
因此,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做人,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高尚的情操和审美品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把真正时尚、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大众,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3.跨文化素养 在跨国际经营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使服装产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装饰手法及广告、营销等手段上,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不一致而造成滞销的状况,经常发生,人们把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化障碍”;相反,如果产品能同当地人们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则称为“文化沟通”。因此,我们的服装要想占领国际市场,创立世界名牌,设计师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等。此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正在成为现实。国与国间的经济交往的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和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也必定带来文化的共享。未来的服装,可能很难说清它是源于何种文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合当代社会思潮、美学意识及未来世界发展趋势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抛弃狭隘的民族意识,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心胸开阔,具有一代新风,能设计与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华服装。
4.市场经济素养 服装是一种商品,必须遵循商品的一般规律。
从产品到穿在消费者身上,才是设计的真正完成。我们的很多服装设计师在t型台上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在市场上却大都是失败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和审美化,这在给我们设计师带来施展其才能空间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人们消费的追求是不一样的,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一件完整的产品有三层涵义:实质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比如对于受教育程度高,收入丰厚的人来说,在购买一件服装时,往往把精神上的满足看做是产品的实质,即他她从产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用功能,把产品的实用功能看做是产品的实质所在。所以,作为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是一位市场整体的策划者,充分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自己的消费群体,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了解你的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高级化妆品生产企业家说的那样:“我们在工厂生产的是化妆品,在商店出售的则是信心和希望。”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篇四
(一)教学内容与市场不相符
目前,高校教育包括服装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埋头苦读,很难了解到社会所需,毕业之后模棱两可,这种培养方式使得教学内容只是拘泥于课本知识,学生只要知道如何设计、掌握要点即可,没有新鲜的思想注入;同时对工艺流程等最重要的服装生产环节不熟悉,造成与市场需求脱节,自然而然设计出的服装不具有新意。因此,企业在用人方面往往不看好毕业生,多会选择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加入。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正是因为学校所学在实际操作中的实用性差,与企业、市场的联系不紧密。
(二)教师队伍的经验不足
我国服装设计教育起步比较晚,多在高职院校开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也是造成与市场脱节的关键因素。据调查研究,教师队伍中60%以上的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而且学历一般都是大专,也有一部分为本科文凭,很少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由此可以看出,整个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不强、实操实战能力不强,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部分资历较老的教师,虽然有实战经验,但是有些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按照以前的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创新性,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
(三)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强、操作能力强的学科,学校教育不同与其他学术类专业的教育方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首先,服装设计是手绘与图绘相结合的,然而有些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还不足,直接影响了设计效果;其次,服装设计强调个性与创新,然而传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最后,服装设计源于灵感,然而在教学方式与内容上很少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的热情,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足。
(四)服装设计重视创意忽视使用
创新是服装设计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然而学校过于重视这一点,使得学生在理解上出了偏差,忽视了服装的实用性价值。高校服装教育经常会强调学生设计成果的创新性,这里指的“创新”并不是说用最少的布料或是另类的设计,认为别人越欣赏不了的就越时尚,这样就违背了创新的本意了。创新要求学生既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设计风格而又不能太过开放、大胆,既要有新意又要有实用性。服装设计最终还是以服装的形式呈现的,越多人购买、销量越好才是市场最关心的。
二、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建议
基于现阶段服装设计与市场不相符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因此,迫切需要对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进行改革,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师方面
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基于教师队伍学历低、年轻化的特点,需要高校在聘请教师时要更加注重学历要求,一般来说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具有较高的科学精神、科研精神,课堂讲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新信息。同时,要多多聘请服装企业的专业人才做老师或是邀请他们来学校为学生做讲座。因为他们是对服装市场最熟悉的人,他们的加入一方面让学生吸纳更多的前沿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欠缺之处。其次,改进教学方法。要摒弃原来的填鸭式教育方法,给学生更多的启发。首先,课堂的讲授过程不再采用填鸭式、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更多的采用一种讨论式、探究式的方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各自的经验,互相学习,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多动手。定期交一篇设计,只有多动手、多练习才能找到感觉。最后,与服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在该服装企业实习,从熟悉服装流程开始,并与经验丰富的人多交流来扩充自己的想法。企业可以安排一些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了解市场需求。这种双向的学习模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方面
首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在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掌握好计算机技术,用好这种先进而有效的工具。其次,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老师所讲的优秀案例中获得启发,将灵感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图;课后要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这样有针对性地指导才能获得最快的提高与进步。再次,善于发现与搜集信息。计算机除了用于作图外,还可以用来搜集资料,时刻关注服装设计前沿的信息,保持与时尚的联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会有创作灵感。最后,多多实践。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可以找一家服装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多留心观察、多请教学习。只有平常多实践,才会避免毕业后吃闭门羹的尴尬局面。
三、小结
本文就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市场化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高校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关注重点等方面与服装企业、市场的要求相脱节。为了使高校培养出社会实用性人才、为了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提出了要求,促使高校教育增强针对性、实用性。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文仅是个人的观点,希望对高校教育的改革起到帮助。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 篇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设计日益成为美化人们服饰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生活技术。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服装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利用开拓性的设计思维能力以及娴熟的服装工艺表现力,在服装企业、服装研究管理单位从事成衣设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改革
一、引言
201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持续良性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历史高位。
未来服装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两类人才,即开发类、营销类人才,具体来说是三种岗位:设计、制板、销售。且在人才需求的数量上有增无减。
服装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服装行业环境对我国的服装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强调本土化、品牌化的大格局下,进一步更新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强化专项服装设计,重应用、重实训、让学生在创作及表现的过程中真正理解设计的内涵,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学科的发展。
全国服装专业高校200多所,每年服装专业毕业生大约2万多人;专业办学水平较好的高职院校有邢台职院、常州纺服职院、南通纺织职院、浙江轻纺职院、武汉职院、广东纺织职院、嘉兴职院、温州职院等十几所;对20多家企业及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历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基层从业人员学历偏低,服装企业对熟悉生产设备、工艺设计与实施、产品设计、服装营销、连锁店经营与管理、服装生产管理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主要是中层管理和技术岗位、终端营销岗位,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制板与cad操作、连锁店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环境差
学校校教学环境,与企业真实的生产、制度环境差距大,学生希望增强实训、实习环节。教学基本实训基地应包括有服装展示厅、服装表演厅、设计工作室、服装工艺工作室、服装陈列实验室、服装cad实验室、服装cam实验室、服装制板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立体裁剪实验室等,大多数院校因为经费的问题,教学环境以及条件与企业相差甚远。
(二)专业设置内容不合理
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脱节,理论过多,应多开实践课程,掌握工作经验。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真正认识服装,才能获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有用的设计。服装专业是产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在多年的教学中越来越感受到本专业的设计课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教学活动没有走向社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设计是准理念型的,思维无法拓展,市场应变能力差,不少学生毕业后都感受到自身所学知识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磨合。
(三)实验教学设备不先进
学校的实验设备在先进性方面与市场有差距。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实验设备主要有香港、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专业教材和最先进的电脑cad辅助设计、打板放码,以及最新流行咨讯。
三、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内容
1、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界限,每门专业课都是实训课
2、引入企业内容,课程项目化(虚做和实做)
3、虚做项目在校内进行多方评价,实做项目企业评价,使学生在校即可积累工作经验
由此看来,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与实际结合、与市场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具体课题结合,是服装设计专业与企业结合的目的所在。与具体课题结合以后,市场的瞬息万变会迫使教师不断更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可以防止空对空地教学理念。
(二)项目团队的教学方式
1、一门项目课程由2~3位专业教师组成团队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相互交叉衔接;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在做中教、做中学;3、淡化考核,注重过程管理。 转
综上所述,“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创新设计等多种形式,把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转化为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完成一个具体的设计任务为主线。
(三)加强师资力量,改革教学方法
1、教学改革研究:教研项目、教学研讨会、专指委会议;2、管理制度:说课常态化(集体备课、议课),公开课制度,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帮扶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找不足、高效化;3、培训:多送教师去国外交流,参加专家讲座以及企业锻炼。
四、结论
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是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
它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组织、设计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的体系。也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概括。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探索与企业合作,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使教学内容适合于高职教育的需要,符合行业和岗位需求特点,融技术性、艺术性、综合性为一体,强调三者的完美结合。通过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设计能力、综合表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